2010/09/20

尊貴定價

行銷上,定價(Pricing)的決策可分為以經濟基礎定價,和以行銷基礎定價兩種。然而實務上通常是兩者合併使用,也就是先考慮廠商本和利潤後,再觀察競爭者和消費者行為,進一步決定產品價格。

根據經濟學的需求法則,價格越低的產品可以引發越多的購買量,然而對於利潤的影響則需視產品的價格彈性而定。除了彈性小的商品,廠商常以降低價格來增加利潤外,當廠商欲搶攻市場占有率時,也常出現低價的策略。然而降低價格一定會帶來更多的購買嗎?有些產品,在降低價格後,反而造成消費者購買量的減少,反之,提高價格後,卻引發購賣量的同向變動。


學者認為,高級商品和品牌商品就具有這樣的特性,其原因在於這類商品所可能具有的五種特殊價值:
一、炫耀價值 conspicuous value
也就是經濟學上對於炫耀財的觀察結果,價格越高,購買越多。
二、獨特價值 unique value
由於商品具有Snob effect,即在定價過低的情況下,某些消費者預期會有很多人購買此產品,因此取消購買念頭,此時若將定價提高,反而可以促使購買量增加。
三、social value 社會價值
在Bandwagon effect的效應下,旁人的購買將引發自身的購買,進而造成整體購買的提升。
四、情緒價值 emotional value
商品給消費者帶來一種無形性的快樂效用,消費者對於商品的價格較不在意,反而著重商品可以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感覺。
五、quality value 品質價值
注重品質,卻又資訊缺乏或資訊取得成本高,消費者會將價格作為品質的指標,當價格越高時,也同時提高購買量。

根據此類商品的消費者特性,廠商所對應使用的定價策略就稱為尊貴定價(Prestige Pricing)。由上圖來看,過低的定價反而使得銷售量減少,故圖中的P*才是最佳的定價。回顧當初Uniqlo於2002年進軍中國時,就曾因為定價過低而在銷售上跌了一跤,明顯是在定價技巧上吃了悶虧。

此種定價策略在香水、威士忌,甚至高級車款上都看得到。有甚於此,廠商更不斷地推出各式廣告,不斷地強調品牌價值,企圖將最適定價不斷地向上移動,在考量支出成本與利潤下,配合消費者行為觀察進行最佳的行銷定價。

2010/09/17

光著腳跑步

有的時候不想多洗一雙襪子遂成為偷懶不去跑步的藉口。
空氣中瀰漫著下雨前的煩悶,連坐下看電視都變得很不吸引人,來到玄關的大理石上,眺望了廟口空無一人的籃球架,此時距離放襪子的櫃子隔了一道緩緩關上的氣壓門還有約十步的距離。

跑了出去!(其實根本是用衝的吧),奮力的當下是跨越猶豫躊躇的關鍵,留下美津濃慢跑鞋在大理石上納涼,這是一段光著腳的旅程。

路程很往常一樣,但感官卻賦予了這過程一種特別。幾近無聲,卻聽見自己規律的喘息,還有風吹得兩旁的椰子葉沙沙作響,腳與路之間的對話,原來可以用觸感來接收,或者說,原來他們可以對話?

我終於明瞭為何日本忍者都穿鞋套了,因為那是讓他們無聲殺人的必備工具之一,其實他們可以選擇不穿鞋的,無聲行走的效果應該更佳,只不過似乎樣子有些滑稽,也有失形象。

甚麼時候我們看見形象的輪廓?進而開始維護它,作為一種潛入群體的工具。

記得國小的大隊接力,各班最厲害的棒次都是光著腳ㄚ子跑的那一群,男生女生都一樣,在棒次上如果遇到穿鞋子的,氣勢完全就是勝出,如果遇到一樣光著腳ㄚ子的,那等會勢必有一場硬戰了。忘記是哪一年,老師忽然宣佈,不能脫鞋子比賽,我們這群快腿當然抗議,認為這會讓我們無法發揮實力。老師淡淡地回說:「別班也都一樣呀,這麼做為了防止你們腳受傷。」,的確,操場的紅石子不知染上多少小腳ㄚ子的鮮血。現在想起來,會不會我的童年就在穿上將門步鞋比賽大隊接力的那時候,悄悄地結束了?

「唉呦!」
因為一陣刺痛而停了下來,原來,腳底板上卡了一塊小石子,用手指狠狠地彈掉它,只留下紅紅的一小塊痕跡,沒流血,真是幸運。那繼續跑吧。天空依然沒有飄下夏末的雨,長長的路依然因為我近視的雙眼而顯得模糊不清,雖然我不是Mr.Gump,但若一如往常的那座折返點便橋沒有出現,我天真的以為我可以一直就著麼跑下去,精力充沛地,跑向模糊未知的前方。讓腳和路繼續充當好久好久不見,有著聊不完的話題的好友。

2010/09/09

能力分班?成績分班?

彰化縣陽明國中力抗能力分班衍生以下的時事題
Question
120位小朋友自小學畢業,進入有4位經驗不同老師的國中就讀。請為他們設計一套教學體制並預測學生未來的發展。

Answer
<教學體制>
核心理念:雖是國民教育,使用同一套教材,可是老師必須“因材施教”,故依考試成績或小學歷年成績,將學生分成4班每班30人,分別為高、中、低、最低,高班教學內容難度最高,難度依序遞減,唯老師不管是帶領哪一種班級都應該盡心盡力。

一、老師分配
方案一:抽籤決定4位老師分配教哪一班,老師須視情境改變教學風格。
分析:明顯未將老師的效用發揮到最大,有殺雞焉用牛刀的風險,且預期將引發高班家長強烈反彈,質疑為何指派名不見經傳的老師教高班。

方案二: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教高班,新進菜鳥老師教最低班。
分析:可將老師的功能發揮效果極大。

二、學生流動性
方案一:班級將固定三年不予以更動
分析:預期將引發中班家長質疑結構過於僵化,只依照入學時成績決定編班有失公平,自家小孩失去向上晉升的機會。

方案二:每年測驗一次,依成績重新編班
分析:可提倡學生用功風氣,且流動性提高。

<未來預測>
皆採用方案二後,面對三年後的考試,預期高班可以獲得最佳成績,繳出漂亮的成績單,進入明星高中就讀,有助於學校招生。而最低班同學雖然成績較差,亦可選擇進入高職或軍校體系,習得一技之長。
落實“因材施教”的成果在於避免老師教學上出現無所適從的窘境,並將學生依成績分別引導至其適合的道路。

2010年的考題,1980年的回答?
現實,理想?